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内蒙古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黑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新疆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青海 宁夏 澳门 台湾 香港
吉林 江西 广西 陕西 甘肃
|
刘强东图书价格战搅乱市场完善物流 发布时间:2011-05-24 浏览: 面对家电和3C价格优势的式微,刘强东和他主导的“低价商城”急需要给消费者一个选择的理由,物流和售后服务显然是最大的法宝,不过,“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再多的资本投入,也很难在一夜之间帮他建成物流配送体系,中间的空当如何弥补?借图书价格战来搅乱市场确实是个很好的选择。
出版社的呐喊有意义吗? 京东当当实际上置若罔闻 上周三,京东商城与多家出版社的争端继续升级。这场始自去年底的争端,正在刘强东挟裹着资本的“重炮轰击”之下,朝向一个始料未及的方向发展:撬动整个图书行业利益分配格局。 “我们从未直接给他们供过书。”根据这二十四家出版社的联合声明,目前京东商城对图书行业所采取的四折封顶的销售策略,不仅未经他们授权,而且涉嫌“不正当竞争”,长此下去,不仅伤害出版社利益,最终还会伤害消费者利益。 “很多人指责京东破坏了图书行业价格秩序!其实我们要打破的是图书行业垄断行为。”刘强东回应称,京东商城将在一周内陆续公布其图书战略。 实际上,类似的策略,此前卓越、当当都采取过,并引发了一个巨大的行业悖论:传统渠道抛弃出版社而选择从网络渠道进货,甚至将网络渠道低价销售的书买过来,再以传统渠道进货价退还给出版社。 虽然最后折扣问题得到了有关部门关注,不过最终不了了之。对于出版社来说,这种联合声明除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做样子给其他渠道商看之外,几乎毫无意义。 刘强东显然深谙这一点,两天之后,他公布了京东的图书战略。 “图书战略”显然有备而来 京东趁机搅乱垄断利益链 上周五,刘强东在其微博上公布,其图书战略分为四个部分,包括拿出销售额的3%直接补贴作者、提高图书部门周转资金至10亿元、将图书账期缩短至当当的一半,此外还有向作家联盟捐款100万元,并且有保密的投资并购项目。 从整个战略看,刘强东不仅给自己算了笔账,还对全行业的利益分配进行了一次重构,这显然不是短短两天能做出的决定,尤其是对作者的直接补贴,直接打破了现有行业分配格局。 在目前图书定价格局中,成本构成如下:作者约占7%到15%,印刷约占15%左右,加上出版社约15%的管理成本,在进入到渠道之前,图书的总成本大概占据定价的45%左右,在此基础上,加上15%的利润,进入渠道和经销商的批发价为售价的60%,也即六折。 出版社正是据此强调,京东商城四折销售,已经低于成本价,扰乱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秩序,将严重损害出版社利益和读者利益。刘强东则解释,京东并非想去扰乱图书市场秩序,“我们真正打破的将是图书行业的毒瘤!” “从整个行业看,图书的利润远高于其他市场。”一位行业人士表示,早在几年前,就不断有行业专家抨击目前国内图书市场基本已成垄断格局:传统畅销榜上的图书,版权基本为几家出版社所垄断,新出的图书要想畅销,评判标准也基本被垄断。 “我们社有三四本畅销榜上的书,十年前拿的版权,每年主要利润就靠这个。”上述人士半开玩笑地表示。 降价空间来自自建物流 进入图书业上游野心乍现 刘强东炮轰所谓的“毒瘤”,显然是有深入考虑的,3%的销售额分配给作者,对于图书而言,几乎只是个空头支票,很多畅销图书的作者都是缺位的。 刘强东如何给图书行业“切毒瘤”?在他看来,不外两点,一是提高作者版税收入,二是改善出版社现金流。 “京东50%以上的图书订单都是买了3C和日用百货时候顺便带的,这部分物流成本几乎为零,由此比‘老李’(当当网)节约6%的成本,可以分给作者3%;其次,京东在3C领域库存管理的13年经验,可以大幅提高图书库存周转率,从而减少账期。” 刘强东显然已下定了决心,为了拉拢作者,他甚至以个人名义向作者维权联盟捐助了100万元,这个维权联盟主要针对的目标是百度,其老板李彦宏刚刚注资了京东商城。 虽然刘强东依旧将图书战略归结到与“老李”的争夺上,但是招揽作者、不惜公开叫板出版社等举措,显然已经超出了与当当、卓越的销售渠道之争了,可能有意进入产业上游。或许,如一些业内人士猜测的,刘强东口中的“重大的秘密投资并购项目”不出意外的话,可能就在图书行业,甚至极有可能是民营书商,并借机招揽一批流行作家。 网上3C遭国美苏宁狙击 图书促销是为权宜之计? 而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进军图书行业,显然还不是刘强东的终极目标。 资料显示,刘强东于2008年完成3C产品的战略布局,2009年1月开始自建物流配送体系,到2010年3月宣布全国物流布局,随后在2010年11月,百货、食品、图书上线,并且还增设了一个子网站销售服装,甚至还上马了团购业务。 不过,其他业务都没什么动静,这半年来,刘强东让人记住的有关京东商城的就剩两件事:融资和图书促销。这当然与刘强东半年来的举动有关,或许,这背后隐藏的才是刘强东的真实意图。 去年底一位行业人士就曾分析,京东的图书销售额极小,赔本促销也不至于太亏,但是对于已经上市、主要利润来源是图书的当当而言,就不是一回事儿了,但是刘强东为何要突然攻打当当?“这实际上是围魏救赵,因为其主营业务3C遭遇了苏宁、国美等大鳄的围剿。” 调查显示,很多喜欢对比价格的消费者已经意识到了京东3C价格优势的消失,不过对其余消费者来说,“图书促销”的口号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概念置换”,虽然不能持续太长时间,但对刘强东来说,只需要撑过其完成“最完善物流服务”的概念定位就行。 由于京东的物流是一家独立公司,最终,哪怕京东所有电商战略都失败了,物流也足以保证刘强东的未来,恐怕这才是他最后的布局。 24家出版社欲联名起诉京东:成本巨大胜诉困难 由京东挑起的网商和出版社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京东商城无视24家出版社的联合声明,继续进行图书4折促销活动,而当当网和卓越亚马逊也加入其中。出版社方面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京东必须立即停止低价活动,否则会联名将其告上法庭。昨日,京东商城副总裁马松表示拒绝回应有关问题。 抵制无效将对簿公堂 “如果京东不停止目前的行为,我们只能诉诸法律。”昨日,24家出版社之一的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表示。这意味着出版社的行政投诉开始转变为法律诉讼。 5月17日,京东商城打出图书4折促销广告,全国24家少儿出版社发表联合声明抗议。随后,当当网和卓越亚马逊也分别以3.9折和5.5折封顶加入低价的行列。 白冰表示,“京东这种恶劣的态度,我们无法接受”。尤其是在出版社方面已经发表了联合声明抵制,并将此事上报给新闻出版总署和工商部门之后,京东仍然无动于衷。“不排除当面座谈的可能,前提是京东立即停止低价促销,否则只能诉诸法律。” 同样作为24家出版社之一的贵州人民出版社负责人阎小鹂告诉记者,24家出版社会同进退,将于本周召开内部通气会,商讨如何协力打赢这场官司。 低于4.5折就是倾销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曾表示,京东4折贱卖仍有10%的利润。刘强东指出,京东并非想去扰乱图书市场秩序,真正目的是为了打破垄断行为。 这一说法遭到出版界普遍质疑。白冰告诉记者,京东销售的图书可能来自经销商。而出版社对实体书店的折扣一般为6-6.2折。出版界普遍认为,售价的4.5折是图书发行最低成本,“低于成本就是倾销”。 白冰表示,京东方面“根本不懂图书出版”。京东这种挟用户以令出版社的行为最终的受害者是消费者,短时间内消费者可能获得了优惠,可是过度低价扼杀了内容提供方的积极性,将造成整个行业性的生态失衡,最终的结果是读者的阅读质量和数量的降低。 成本巨大胜诉困难 对于这场即将到来的诉讼,法律界人士认为,这将会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诉讼。而出版社作为主诉方,诉讼成本巨大。 知名知识产权律师、互联网反垄断联盟秘书长姚克枫表示,此类案件在举证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京东作为图书销售商,如所售图书是长期滞销类,其售价低于成本价,则构不成不正当竞争。但是出版界要证明这些图书非滞销,其取证难度极大。 目前,我国关于遏制低价竞争的法律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和《价格法》等。但是迄今为止,以扰乱市场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诉讼案几乎全体流产。 尽管如此,白冰表示,“京东低价已经造成实体店要求退货的严重影响,为了不让此恶性循环继续蔓延,我们不得不诉诸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