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大专利申请机构|专利查询|专利检索|商标转让|商标查询|商标注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项目申报|知识产权服务|维权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中国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内蒙古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黑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新疆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青海 宁夏 澳门 台湾 香港
吉林 江西 广西 陕西 甘肃
法律解读
烟草“降焦减害”是科学还是骗局?
发布时间:2011-12-13 浏览:

    一个热议的话题:“研究‘降焦减害’专家入选院士”,最直接的议论当然是该专家是否应该评选为院士。这个事情只是一个引子,一个导火线,引出了“降焦减害”这个话题。

     “降焦减害”从字面上理解,似乎不错,正如有些人说的,既然不能戒烟,吸危害性低一点的烟也会好一点。但恰恰是,降焦减害,并不能真正减害,反而造成一种误解,使人们更多的吸烟。

如果大家了解 “降焦减害”的起源和背后的故事,就知道“降焦减害”是一个骗人的把戏。

1977年英美烟草公司的美国子公司的内部文件,表明当消费者逐渐理解并接受了烟草对健康危害的观念后,烟草业希望用“低焦油烟”,来让消费者对卷烟和吸烟习惯放心, 维持卷烟消费市场。烟草行业的广告加强了这种信念,对于有健康意识的成年人,想戒烟但又戒不掉,转而吸低焦油和尼古丁释放量的卷烟似乎是有吸引力的选择。

但是机器测试的焦油含量和人体吸入的焦油含量是不同的。ISO机器测得的焦油和尼古丁释放量指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吸烟者受到的暴露;人们的吸烟频度、深度和量都是不可控制的。

根据这家生产万宝路的著名烟草公司1977年的一份研究报告,烟民实际摄入的焦油量比机器测量的数据高出3倍,但该公司后来并没有将该结果通知FTC; 但依然在其网页上声明:测试的数据不代表烟民吸入的焦油和尼古丁数量,烟民不要以为这种卷烟是安全的,或者比普通香烟安全

科学研究也证明, 吸“低焦油”卷烟的人,为弥补尼古丁摄取量的不足,拼命把卷烟烟雾吸入肺部深处,使腺癌多发区末梢部的烟雾吸入量增加。另经动物实验证实,低焦油香烟里含量较多的硝酸燃烧生成的亚硝酸胺,是诱发腺癌的特异致癌物质。据美联邦通商委员会和马萨诸塞州卫生局等发表的研究资料,由于低焦油香烟使烟雾吸入肺的深部,因此吸烟者反而比过去吸入更多的焦油、尼古丁及其他致癌物质。低焦油香烟并不减少和心肌梗塞、心绞痛有关的一氧化碳的含量。

    据美国国家癌症 研究中心在《IARC专论第89卷》中汇总了多方面的研究证据显示:近年来,低焦油过滤咀香烟凭借“对健康损害较小”的宣传而成为畅销商品,但卷烟带来的健康危害,并没有因吸低焦油卷烟而有所下降。

    发表在大不列颠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1]证明在美国的Cancer prevention study II (CPS-II) 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在六年时间里跟踪了94万人的情况,其中25%是吸烟者。吸极低焦油(每支7毫克)、低焦油(8-14毫克)和中等焦油(15-21毫克)过滤嘴卷烟的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是一样的。较低焦油卷烟导致吸烟雾进入肺部的方式改变,促使肺部腺癌(肺部深处发生的癌症)发病率增加。

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国家已经生效快6年的WHO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11条明确限定使用“低焦油、”“淡味”、“超淡味”或“柔和”等词语误导消费者。

    早在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北京办公室代表,就发表了声明,指出中国把“降焦减害”作为控烟成绩来宣传是完全误导消费者。低焦油卷烟标识具有误导作用,会导致人们补偿式吸烟;淡味卷烟可能使开始吸烟的人数增加,并降低戒烟率;事实上不存在“安全的、低危害的”卷烟;吸烟者保护自己不受吸烟危害的唯一有效办法是完全戒烟!

     烟草企业当然不会放弃他们的做法,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中国工程院以给研究“降焦减害”专家授予院士的方式,来肯定烟草公司每年以10亿元人民币之巨的资金来研究“降焦减害”这一误导消费者的策略。这种做法和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精神背道而驰,也使中国科学界蒙羞。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业务领域   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   分类资讯   联系我们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项目申报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