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春天开始。山东、安徽、江苏等二十多个省市的数百所高校,频频发生笔记本电脑被盗事件。很多高校公安处和所在地的警方都将破案方向定位在当地,均未成功破案。直到2009年5月,山东烟台警方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之后,一个堪称建国以来最大的高校盗窃团伙才逆渐浮出水面。
2011年11月,该团伙“老大”、被同伙誉为“中国高校第一贼”的秦峰,在山东东营落网。至此,这个先后盗窃笔记本电脑多迭五百多台、数码相机和手机数千部(总价值约六百万元)的犯罪团伙,彻底土崩瓦解。
曾经身为优秀大学生的秦峰,为何会走上犯罪道路?其组织团伙作案又是如何上演疯狂?
手机被盗无结果
心中不甘盗他人
2005年9月初,黑龙江省黑河市农家子弟秦峰满怀兴奋,前往山东烟台某高校报到。由于家境贫寒,秦峰有些内向,很少与同学结伴外出。每天过着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枯燥生活。
12月,秦峰花800元钱买了一部手机。一周后,他出完早操回来,放在枕边的手机就不翼而飞,翻遍全宿舍,也没有发现手机的踪影,急得眼圈都红了,要知道,买手机的钱是他利用周末勤工俭学挣来的呀!室友随即向学校公安处报警。工作人员到宿舍查看一下门窗,简单询问秦峰几句就走了。此后,秦峰一下课就往公安处跑,问得工作人员都烦了,最后没好气地给了他一句:“你自己不看管好。怪谁啊?”
几天后,在一次老乡聚会上,秦峰道出手机被盗的事情。学长们纷纷表示:“多半是内贼干的。现如今学校内的小偷可多了,好多大学生看着老实,其实都是‘三只手’。你今后多注意防范就是,别再浪费时间去找了。”
“啊?大学生偷东西?被发现怎么办?”
“都是同学,发现了就说‘借着用用’,很少有人会报警。”
老乡们你一言我一语,不但没有起到安慰秦峰的效果,反而更加激发起他心中的不甘。
2005年期末考试,有一门专业课秦峰答得很顺利,提前一个小时就交卷走人。他回到宿舍见暖瓶没水。便到隔壁借“热得快”烧水。隔壁宿舍里没人,秦峰刚要走,眼角倏然瞥见临门的床铺上有一部八成新的三星手机。他下意识地回头瞅瞅,见四下无人,便飞快走上前,一把将手机抓起,藏在口袋里,迅速关门离开,将自己宿舍的门也锁上,逃跑似的奔出公寓楼。
在路上,秦峰觉得脑子里似乎有炸弹爆了,嗡嗡直响。父母期望的眼神、公安处工作人员的满不在乎……一幕幕如电影般,在眼前滚动播出,秦峰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几分钟后,他找了一个僻静的角落,将手机卡退出扔在草丛中,又立马坐公交车赶到二手手机交易市场,将手机卖了500元钱。那天中午,从没进过肯德基的秦峰,大步流星地走进去,饱餐一顿,“有钱真好”的声音,如洪钟大吕般在他的心里响起。
新学期开始后。秦峰发现,丢手机的同学又换了一部新手机,而且从没说过丢手机的事。没想到这么顺利就过关,秦峰继续作案的欲望进一步加大。短短两个月时间,他连续在不同的公寓楼,利用学生上课的时间,佯装敲门找人,成功盗得3部手机。
2006年6月,秦峰在一间宿舍“翻”东西时,被提前回来的同学碰了个正着。同学当时就在走廊喊了起来:“抓小偷!”众人闻讯而来,将秦峰抓住并扭送至学校公安处,
在公安处办公室,秦峰死活不承认自己是在偷东西。鉴于他“找人”之说漏洞百出,加上他之前有过“被盗”的经历,最终,公安处给了他两条路:第一条,自动退学:第二条,移送当地派出所。已经尝到盗窃“甜头”的秦峰当即选择第一条路。
秦峰拖着行李走出校园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父母打电话:“宿舍电话撤了。以后有什么事直接打我手机。”善良老实的父母没有多想。秦峰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30平方米的小房子,从此走上“校园大盗”的职业生涯。
“偷”追高校无敌手
女生宿舍都能“走”
秦峰每天骑着自行车,背着双肩包,拎着一塑料袋课本,耳朵里塞着随身听,在烟台大学、鲁东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高校转悠,遇到空无一人的宿舍,便进去“扫荡”。随着时间流逝,秦峰收集的数码相机、MP3等“战果”越来越多,他的收入也随之上涨,他浑身上下都是名牌。
好景不长。随着盗窃经验的增加,以及一些高校防范意识的增强,秦峰发现,很多学生宿舍开始习惯“人走锁上”,即使是上早操的那半个小时时间,绝大多数宿舍也都上了锁。这让正偷得兴起的秦峰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为了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秦峰不惜花钱拜3个锁匠为师,白天跟师傅们学完后,晚上回到出租屋,他还要进行一番独门研究。他的小屋里摆满不同品种、不同型号的锁具,并配备铁丝钩、断线钳、螺丝刀等各种工具。经过两个多月的勤学苦练,秦峰练出一手绝活:只要有一把断线钳在手,1分钟时间,他能连开20把挂锁。
2006年国庆节期间,秦峰老家的发小,在东营打工的孙云霄、陈清明,带着东营当地青年宋思卿,一起来到烟台,找秦峰玩。见秦峰满身名牌,出手阔绰,3人羡慕不已。在接风宴上,秦峰喝高了,忍不住向3人道出自己发财的秘密,并提出“有钱大家赚”的倡议。孙云霄等人原本就是社会闲散人员,也没有什么强烈的道德价值观,觉得有钱赚什么都好。几人一拍即合,共同推举秦峰为“老大”。
组成盗窃团伙后,秦峰显示出缜密的思维能力和高超的指挥能力。尽管其他3人对盗窃充满好奇和冲动,秦峰却下了“死命令”:一个月内,集体学习偷窃技术,改造外形,等时机成熟,再作打算。
孙云霄3人年龄都在二十岁左右。浑身上下流里流气,看上去根本不像学生。秦峰先对他们进行一番“包装”:每人配发双肩包(用于盗窃手提电脑)、MP3、自行车和一些大学教材:把烟台各大高校的院系设置、校长和知名教授的名字等资料都打印出来。人手一份,限期让他们背得滚瓜烂熟,他自己随时抽查。这些事情都办完后,秦峰每天利用中午时间,带着3个同伙,骑着自行车,到各大高校熟悉路况和校园监控分布。
到了晚上。秦峰就对他们进行最为重要的“业务培训”——开锁。为了提高效率,秦峰引用一些小学教师的“惩罚:’办法:1分钟等于1小时,即在规定的1分钟时间内,如果完不成计划开锁任务,就必须加练l小时:要是在3次业务考核中都没有过关。就自动退出,由秦峰发放来回路费和培训期间的工资。
令秦峰有些意外的是,3名同伙个个都具有盗窃的天赋,尤其是在开锁方面一点就通,很快就成为个中高手。这让秦峰坚定了做大做强的信心。
在团伙正式作案的头一天晚上,秦峰郑重声明:今后只盗手提电脑,手机、MP3等小东西一律不要,避免打草惊蛇,因小失大。秦蜂将团伙分成两组。两人一组。在作案时,一人掩护,一人盗窃。
2006年11月的一天早晨,秦峰将人马兵分两路,自己带着孙云霄来到鲁东大学,另两人则去了烟台大学。利用学生早操时间,两个小组各盗窃笔记本电脑1台。秦峰很快联系买家销赃,获得赃款四千多元。他一分钱都没要,全部分给3个同伙。在此后的作案过程中,秦峰经常这样“仗义”,大伙对他更加言听计从,甚为敬佩。
2007年春节过后,秦峰作出“挥师北上、转战全国”的疯狂决策。一时间,青岛、济南、大连等十几个大中城市的高校纷纷遭殃,频频发生笔记本电脑被盗案件。警方往往将侦查重点放在当地惯偷,甚至是失窃高校的学子身上。这就给秦峰团伙的流动作案创造了更多便利空间。只要他们出动,几乎没有失手过。很快,秦峰团伙在道上声名鹊起,秦峰也被盗贼们誉为“高校第一贼”。
随着作案经验的增加,秦峰发现,各高校中,艺术、外语、留学生等院系学生家境较好,笔记本拥有率较高,被盗后一般很少报警。于是,他们每到一处高校,就直奔这些院系学生的公寓楼。每每满载而归。
此外,秦峰从网上一些侦探推理小说中学到不少“怪招”。比如,他打印了很多“不要抢他人女朋友”、“让你狂”、“借笔记本一用,兄弟会择日归还”、“这次仅是一个警告,下次你就惨了”等纸条,分发给其他同伙。在作案时,他们会将此类纸条放在被盗人的枕头边上。由于纸条内容大多跟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有关,很多大学生发现被盗后,都往自己的交际圈联想,甚至有人荒唐地认为,既然是熟人偷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更没必要弄得满城风雨,索性选择隐忍。
转眼两年过去,秦峰团伙的作案效率越来越高,他们的足迹踏遍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二十多个省市、上百个大中城市。屡试不爽的作案手法,更加膨胀了他们的作案心理,秦峰等人逐渐患上“偷瘾”,一天不偷,就会浑身难受。
2009年1月初,秦峰和孙云霄、陈清明从烟台坐火车回老家过年。行车途中,3人玩起“*********”。玩了一番后,他们的“偷瘾”又上来了。秦峰计上心头:再玩10把,谁输了,就在下一站哈尔滨下车,到大学搞两台笔记本电脑,搞不到,明年就不要跟他回烟台,两个同伙满脸兴奋地点头同意。最终,秦峰和孙云霄输了。3人在啥尔滨站下车,搭车来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当时已经放假,学校里只有少部分勤工俭学的学生。他们转了五六座公寓楼,也没发现目标。
孙云霄和陈清明好言相劝:“老大,咱们还是回家过年吧,明年开学再回来。那时,我们多给你弄几台。”秦峰冷冷地看了他们一眼:“瞧你们那熊样,这么点小困难就被吓回去了?看我的。”
秦峰拿出手机,上网查询一番,接着跑到几米外的一个小卖部,买了几块巧克力和口香糖,把这些食品往双肩包的布袋里一放,大摇大摆地朝一栋女生公寓走去。进门看见“虎视眈眈”的管理员,他客气地迎上前说:“大姐好,我是07级土木工程学院的,我女朋友是316宿舍的王维芳。她要回家过年,我来帮她拿行李。”秦峰边说边把巧克力和口香糖塞到管理员手中。看着阳光帅气、大方热情的秦峰,管理员一个劲点头:“快上去吧,”十几分钟后,秦峰两手空空地走出来,背上的双肩包却很充实:两台笔记本电脑躺在里面“睡觉”。
一个电话露马脚
潜进两年终落网
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好猎手的眼睛。秦峰等人在烟台多所高校犯下的笔记本盗窃案,一直没有淡出烟台警方视线。三年多来。具体负责侦破此案的莱山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的侦查员们,无时无刻不在搜寻案件的蛛丝马迹。
2009年5月6日,烟台警方接到济南警方来电:济南长清区大学城发生数起笔记本电脑盗窃案。通过侦查,警方锁定黑龙江省黑河市青年孙云霄和陈清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两人很可能跟烟台这几年的高校盗窃案有关。济南警方已将二人控制住,带回公安局。
烟台警方立即派人赶赴济南。在民警的攻心政策和巧妙侦讯下,孙云霄和陈清明坦白认罪,供出以秦峰为首的高校盗窃团伙三年来的作案事实。当月月底,根据孙、陈两人提供的线索,烟台警方在东营将第3个团伙成员宋思卿抓获归案。该团伙老大秦峰闻风而逃,被警方列为网上追逃犯。
据烟台公安局莱山区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孙涛介绍,2009年5月,警方在济南审讯孙云霄和陈清明两人时,曾经有一个号码一天内多次给两人来电。由于审讯任务很重,警方没有过多在意。第二天,警方开始追查该号码背后的人物时,发现该电话是来自东营的公用电话,致电者很可能是团伙老大——秦峰。
孙涛队长所言非虚,根据落网的秦峰供述,2009年5月初,他又将手下兵分两路,孙云霄和陈清明在济南作案,他跟宋思卿在东营作案。联系孙、陈二人无果时,他敏感意识到危险,没来得及同宋思卿打招呼,就果断逃离东营。
此后的两年多时间,由于被警方网上通缉,秦峰开始过上提心吊胆的“跑路”生涯,在一个城市待不到半年,就仓皇逃离,奔向另一个陌生的城市躲藏。很长一段时间,秦峰都在各个城市的出租屋里蜗居,连吃饭都是叫外卖。
长期的心理压力和枯燥无味的生活,将秦峰逼到崩溃边缘。他想过自首,也曾将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在网上发帖,向网友咨询,这种行为将会受到怎样的惩罚?不少网友回复:至少是无期。秦峰被吓着了,内心犹豫忐忑起来。
2010年5月,秦峰上网得知,孙云霄、陈清明、宋思卿3人以盗窃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12年、8年。联想到自己的累累罪行,要是被抓住,处罚只会更重,别说判无期,就算判十几二十年,出来后也基本成为“废人”,他彻底放弃自首念头,继续潜伏。
2011年春节过后,秦峰又潜回东营,在石油大学(华东)附近租房居住。10月18日是秦峰父亲的生日,他抱着侥幸的心理。用公用电话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通话时间长达半个多小时。几天后,烟台警方侦查员千里赶赴黑龙江。经过一番思想工作,秦峰父母向警方提供秦峰的大体住址。11月初,秦峰在东营落网,见到警察的第一句话就是“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2011年11月19日,秦峰被烟台警方刑事拘留。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