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大专利申请机构|专利查询|专利检索|商标转让|商标查询|商标注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项目申报|知识产权服务|维权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中国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内蒙古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黑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新疆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青海 宁夏 澳门 台湾 香港
吉林 江西 广西 陕西 甘肃
法律解读
发明专利: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风向标
发布时间:2012-05-15 浏览:
      回望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能会思考,现在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

  我们可以这样回答,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即将进入第5个年头,距离2020年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还有8年,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此时,知识产权不仅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世界舞台,我们也发出了更多的中国知识产权的声音。

  4月22日,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他的演讲中,用如下两个数字概括了我国知识产权的蓬勃创造力,高屋建瓴地指出了知识产权与科技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2011年,中国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上升到世界第三位,全国技术市场交易规模达到4760亿元。”

  2009年,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首次超过国外授权量,占总量的59.3%。截至2011年底,我国本国人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首次超过国外。数据上的一次又一次超越,验证着中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的初衷——激励创新。这种蓬勃的创造力,正是我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应有之意。

  创造活力勃发

  发明专利的多少和水平,从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去年发布的中国首份《国家创新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指数为57.9,在全球40个科技实力较强国家中,排名第21位。衡量的主要指标包括中国研发经费总量居世界第四位,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进入世界前三,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居世界首位。这表明了发明专利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2011年,在最能体现一国创造力水平的发明专利授权量上,我国实现突破。当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17.2113万件,列世界第三。这一数据的意义,不亚于2010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39.1万件位居世界第二带来的震撼。在这17.2113万件授权发明专利中,国内专利权人发明专利11.2347万件,占总量的65.3%。“所以说,知识产权制度也给国人带来了激励,使我国更多的发明创造获得了知识产权保护,而且这个数量还在快速增长,再过一些年,我国的专利拥有量肯定会占压倒优势的。”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在201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公开表示。

  但惊喜不限于此。到2011年底,我国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5.1288万件,首次超过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拥有量。“这表明国内的创新活动日趋活跃,而且这种发展态势将会持续下去,会越来越好。”田力普认为。

  国内创新活动的活跃还可从另一个角度得到验证,那就是作为市场创新主体的企业在发明专利授权量上的突破。2001年,我国国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的发明专利仅为3.8万件,2011年达到9.5万件,所占发明专利的比例从40%提高到85%。其中,国内企业发明专利从仅占2001年总数的1%(1089件),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52%(5.8万件)。

  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的飞速增长,显示出企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成果的意识越来越强烈,这种保护,由国内延续到国外,这种竞争,由国内市场延伸到国际舞台。以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为例,在近两年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排行榜上,两企业均位居前列,同时,在2011年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排行榜上,中兴通讯、华为公司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三位。

  经济效应凸显

  如今,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已悄然发生改变,比如专利,不仅仅是权利,也是权益。知识产权的价值,日渐体现在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的实现中,这也是运用知识产权的目的。

  在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上升到世界第三位的2011年,全国技术市场交易规模也达到了4760亿元。这表明越来越多的技术通过市场途径实现了其经济效益。这其中,包含了众多以发明专利来保护的重大技术成果。

  我国专利授权量的增长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蓬勃发展呈正比关系。2011年,我国88家国家高新区共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3万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2.4%,全国规模以上的企业,高技术产业的总量达到了8万多亿元,出口超过5500亿元。与此同时,全国技术交易市场成交25万多项,金额达到了4760多亿元,年增长22%。

  要实现专利、技术与经济效益的转化,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除依赖全国范围的技术交易市场等中介,让专利、技术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外,政府还需要从政策、制度上搭建更多平台,寻求更多渠道,让蓬勃的创新力演化为强大的生产力。

  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经在全国近20个地区展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试点工作。在16个省(区、市)推广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支持17个省(区、市)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专家辅导团队。仅2011年,我国实现专利质押金额90亿元(涉及专利1953件),同比增加28%。

  由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新型业务的开展,银行也调整了自身业务结构,截至2011年底,我国8个省市设立的10余家科技支行都已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专家表示,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可以让企业对自己的专利等无形资产实现转让、质押、出资、风险投资和证券化,在协助中小企业转化创新优势,引导产业升级和解决“融资难”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年攀升,不断突破的背后,是我国经济发展总量不断增长,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高,经济发展结构日趋合理的现实。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为专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反过来,专利制度又大大激发和保护了技术创新,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业务领域   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   分类资讯   联系我们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项目申报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