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内蒙古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黑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新疆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青海 宁夏 澳门 台湾 香港
吉林 江西 广西 陕西 甘肃
|
“中国巴菲特”的最贵离婚案 发布时间:2012-09-02 浏览: 中证万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丙贤,因以股票起家又主做投资银行业务,被业界称为“中国巴菲特”。近日,其妻子陆娟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财产,孩子归自己抚养。这起财富总数超过20个亿的天价离婚案,诉讼过程一波三折。 靠倒股票认购证起家 1986年,赵丙贤和陆娟一起在部队服役时擦出恋爱火花,两年后结婚。 当提到赵丙贤“中国巴菲特”的名号时,陆娟轻轻地哼了一声,目光错向了别处。 陆娟介绍,她和丈夫还在部队服役时,经常去爷爷家玩。陆娟的爷爷是解放前的老股民,总喜欢把早年间的炒股故事讲给小两口听,还给他们介绍了很多股票知识。 1990年底,上海有了国内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当时,股票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事物。但由于小两口有爷爷的“启蒙教育”,两个人在国人还在犹豫之时,就已经悄然投身股市。 但当时,赵丙贤和妻子积蓄有限,买不起太多的股票。而这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股票的价值。“兴业房产”发行新股时,甚至出现了需要提前两天排队的情况。 面对1992年有数十只新股将要发行的现状,当时主管股票市场的人民银行决定,先发认购证,然后凭认购证摇号中签认购。小两口从中嗅到了商机,当即买了不少股票认购证。 股票认购证发行结束不到两个月,人们便得知,当年的股票发行数将从十几只增加到50只,中签率也将会很高。于是,各地出现了爆炒认购证的黑市,一张认购证最高可以卖到1万元。由此,赵丙贤夫妇幸运地挖到了“第一桶金”。 帮多家公司上市 成为“中国巴菲特” 1991年,赵丙贤成立了中证万融集团公司,主要做投资银行业务,之后靠“第一桶金”越做越大。 公司的客户都是基于投资银行业务的同类企业,而且中证万融给很多家公司做财务顾问,而中证万融的投资合作伙伴,多半是从这些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公司选出来的,因此投资成功率一直非常高。 2000年,中证万融帮助同仁堂科技在港股市场完成分拆上市;2005年,中证万融投资并帮助登海种业在深交所完成上市。2007年,中证万融控股的沃华医药在深交所完成上市;2009年,中证万融投资并帮助罗莱家纺在深交所完成上市;2010年,中证万融投资并帮助广电电气在上交所完成上市…… 凭借这些业绩,赵丙贤在行内声名鹊起,被冠以“中国巴菲特”的名号。 婚姻亮红灯 妻子称遭家庭暴力 然而,在财富急剧增长之后,赵丙贤和陆娟的婚姻却亮起了红灯。说到这里,陆娟的目光黯淡下来,眼睛里闪动着泪花。 她说,自从丈夫成了富豪和名人,回家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暴。开始时他还编些不回家的理由,到后来根本就不许问,否则就是拳脚相加。 她说,2003年自己生下小儿子后,丈夫更是变本加厉。“即使他回来,家里也没了温馨的气氛。不分对象、时间、场合、原因,丈夫说发脾气就发脾气,动辄打人,饭菜口味、环境卫生、家人穿着、房间陈设、孩子哭声,都是他发火的理由。” 陆娟说,她生小儿子坐月子时,丈夫只因为听见儿子哭了,就暴打了自己一顿。 陆娟曾在2009年2月、2010年2月两次因挨打报警,但民警均认为这属于“家庭纠纷”,不愿多干涉。 “第二次报警之后,他更是不回家了。一年当中有300多天我不知道他在哪儿。”说到这里,陆娟伤心地闭上了眼睛。 女方提出离婚 20亿财产面临分割 2010年4月,陆娟提出离婚。她表示,丈夫创业是在结婚之后,因此创业的财产都应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陆娟和赵丙贤最大的一笔财产来自“沃华医药”。沃华医药位于山东潍坊,前身是一家国有企业。2002年国企改制,北京中证万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资介入,于次年3月和其他三家股东设立山东沃华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赵丙贤为公司董事长。 三年后,“沃华医药”的年度净利润翻了十倍。2007年1月24日,沃华医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如今,中证万融持有沃华医药50.27%的股份。根据2011年11月1日沃华医药的股价12.27元计算,中证万融所持股票的价值为10.1亿元。 据陆娟介绍,中证万融只有她和赵丙贤两个股东,她持股20%、赵丙贤持股80%。2012年1月24日,上述股权即将解禁。 赵丙贤和陆娟还通过两家公司间接持有上市公司罗莱家纺526.31万股,价值约3.2亿元;通过一家公司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广电电气2272.05万股,价值约3.3亿元。 除此之外,陆娟说,赵丙贤还把持着很高份额的港股同仁堂科技,具体有多少她也说不清。按照陆娟的估算,她和丈夫的财产总价值超过20亿元。 妻子抱走保险柜被抓 陆娟说,在她提出离婚后,赵丙贤一方面在转移夫妻财产,一方面威胁恐吓她,扬言要让警察把她抓起来。 2011年7月,陆娟第一次向朝阳法院起诉离婚,但赵丙贤拒不到庭。 陆娟说,去年11月底,她到公司抱走了她认为装着重要公司文件的保险柜。她想把保险柜抱到法院,通过这种方式逼丈夫出庭,但还没走出公司大门,就被员工拦下。 案件陷入僵局,去年底她选择了撤诉。也是在这段时间,有记者得知她和赵丙贤在闹离婚,当成财经新闻发了出去。一时间,“‘中国巴菲特’面临离婚”的新闻上了国内多家媒体的版面。 2011年6月初,她突然被警方传唤。尽管很快被释放,但这件事让她害怕。今年8月9日,陆娟再次向朝阳法院提起离婚诉讼。8月25日上午,陆娟又被警察带走。之后,警方以陆娟涉嫌抢夺罪刑事立案。 第二次起诉 丈夫仍然拒不到庭 从始至终陆娟都不承认自己的行为是犯罪,她表示不理解:“公司本来就是我和他两个人的,何来‘抢夺’呢?” 陆娟被关押在看守所一段时间后,警方认为证据不足,对她取保候审。采访中,记者见到了这份“取保候审决定书”,上面的落款日期为2011年9月28日。 由刑事拘留改为取保候审,只是对犯罪嫌疑人强制措施的一种改变,并不意味着案件已经撤销。据了解,目前,警方还在对此案进一步侦查。“没想到,他竟然会用刑事手段对付我!”说到这里,陆娟终于忍不住落泪。 在她看来,赵丙贤的成功也凝结着她几十年的艰辛付出,因此完全有理由要求“依法分割财产”。 关于离婚案的进程,陆娟的代理律师班华全说,第二次起诉后,赵丙贤又以出国为理由不到庭,最终法官只得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公告期为六个月,如果公告期满后赵丙贤仍不联系法院,按照法律规定,视为已经送达,案件将缺席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