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大专利申请机构|专利查询|专利检索|商标转让|商标查询|商标注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项目申报|知识产权服务|维权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中国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内蒙古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黑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新疆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青海 宁夏 澳门 台湾 香港
吉林 江西 广西 陕西 甘肃
法律解读
雷士照明遭施耐德“血洗”
发布时间:2012-09-02 浏览:
       公司最大的单一股东、公司的创始人瞬间被解除董事长、总裁、董事所有委员会及附属公司一切职务,这一事件简直是不亚于核弹引爆。但雷士照明至今给出的只是一纸不咸不淡的官方公告:“吴长江先生因为个人原因辞去……”。
  自5月25日雷士照明登出这则公告以来,所有相关人员回绝媒体采访,公司对这次不亚于“政变”的行为基本没有进一步的解释:一个视公司为孩子般的创办人为何决绝离开?真像微博上所形容的“身心疲惫”?如果是原因为何?如果不是,那就是被传言的“逼宫”?没有人给出清晰的答案。
  但可以相信的一点,吴长江不会主动放弃自己打拼14年的成果。这一公告相当于已经引爆了雷士未来危机的导火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或者不得不面对更加残酷的真相和斗争——当真相大白的一天,许多被蒙在鼓里的利益相关(员工、经销商)者或者发现时间已不站在自己这边。
  人们那时或许会猜测,雷士照明这个行业领头羊、曾创造迅速赶超对手现在并远远领先对手奇迹的企业会不会就此陷入无休止的麻烦之中,就此进入下滑通道?
  接任雷士照明董事长之位的风投家、来自赛富的合伙人阎炎有N个理由不相信这一猜测结果的出现,因为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友、也是他在施耐德工作达16年之久的老朋友张开鹏接任CEO一职,而张开鹏身后站立着对中国市场和雷士垂涎三尺的法国著名企业——施耐德电气。这家企业似乎随时准备以高价格从赛富和其他股东中收购雷士股票,实现对雷士的完全并购。
  种种迹象显示,雷士这一突变的背后
  首先,施耐德对雷士照明的渠道以及其产品与施耐德本身强大的互补性抱有强烈兴趣,这从以下事例可见一斑:施耐德2010年便开始与雷士照明接触并于2011年7月20日高调宣布达成合作协议,兴高采烈,海、张开鹏、李瑞均到场,以雷士危机管理小组组长兼董事、总裁、副总裁的身份,——阎炎这位董事长真当起了“甩手掌柜”,但却把一个中国上市公司交给了一个法国企业。
  由于高管人员的强烈反弹,在惠州会议上,朱海在高管会上打出感情牌:他表示,1.他与吴长江是朋友,彼此非常信任,他作为处理此次危机的负责人要对得起这份信任;2.不管董事会决议如何,他个人表示希望吴长江能够尽快回来,因为董事长的职务没有替代他;3.所有高管年底前不会调整,大家有问题尽管提出来。朱海、张开鹏在数次内部会议上以一副救世主的形象反复声称,雷士是一个人治的公司,业务流程和管理极其不规范,他们的到来是为了将雷士变成一个法制化的公司。自6月5日起,施耐德便以让雷士实现规范化管理、实现人治转向法制为名,在财务、生产控制系统中“安排人手”,并要求公司相关部门“不得阻挡”施耐德派驻的咨询小组成员的工作。所有这些指令均以张开鹏的命义直接下达,基本上所涉部门的副总裁均被绕开。
  据悉,自5月25日雷士公告后(创始人吴长江辞任董事长兼总裁等一切职务,赛富的阎炎担任董事长,来自施耐德的张开鹏担任CEO),雷士迅速成立了由雷士董事、来自施耐德电气中国的总裁朱海担任危机管理小组组长。
  6月1日,也就是他们宣称不会调整所有高管的当天,雷士宣布任命来自施耐德亚太区灯控事业部的总监李瑞担任战略业务系统、海外销售系统首席运营官——之前该事务由另外一位副总裁杨文彪负责。显然,高管调整行动已然开始,雷士正加速“施耐德化”。
  据另一位参与会议的人士透露,6月1日下午深圳与雷士运营商的紧急沟通会议中,施耐德中国区总裁、危机管理小组组长朱海是一幅君临天下的姿态,没有笑容,几乎以像雷士新主人似的直接发言。
  在发言中,他强调几个理念:一、上市公司最重要的是现金,净现金,目前雷士的运作很不规范,是一个人治的公司。他说未来雷士将规范、控制对运营商的授信(以前太随意,数额太大)。二、雷士的运营商以后不要做什么项目(指工程项目,该块业务在雷士增长很快,雷士也是以商业照明起家。施耐德的业务则几乎都是工程业务),这块不是你们玩的,以后做好批发零就好了。
  但令朱海没想到的是,雷士照明的运营商不是施耐德人想象中随手可捏的经销商,他们更像是雷士的兄弟、朋友、盟对马嘴、言语无味”(某运营商语)的威吓之语后,运营商们并未被吓倒,而是选出9名代表与朱海们对话。他们希望雷士能切实保障其利益;并在应对此次危机方面,运营商希望成立管理委员会,未来可以列席董事会,以保证现有政策、人员与技术不做调整。
  看到运营商们如此强硬的表态,朱海脸上堆起微笑,说他个人同意运营商委员会列席董事会,你们所讲的问题我们都会认真考虑云云,表现出一种真诚、示好的态度。
  知情人士分析,施耐德目前插手的意图已十分明显。但朱海显然是一个情商很高的人,自我控制能力和表演功力极强:“他情商很商,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直线攻击,可以曲线包抄,在必要时他可以对人表演,但内心的原则和目标非常坚定:你们迟早死在我手里。”
  “现在施耐德的策略是许以承诺稳住局面,然后分而击之,个个击破。”知情人士分析,接下来雷士面临的命运可能是施耐德化,这意味着:1.渠道的细分,这将深度撞击运营商们敏感的神经;2.雷士品牌有可能被灭掉。如果这两点成为事实,雷士成为施耐德的一个部门,那么雷士运营商体系也将面临重新洗牌的致命打击。例,而且是施耐德一直的并购战略。“血洗奇胜”就是一个例子。
  在亚洲市场,总部位于惠州的奇胜工业一度在综合布线和控制面板等细分市场处于领导地位,这是施耐德低压电器产品线上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施耐德1999年就表达过对并购奇胜工业的兴趣。2000年中期,施耐德已经通过公开市场的持续购买,持有奇胜工业15.2%的股份,成为奇胜工业的第三大股东。
  2003年,施耐德电气和奇胜工业达成
  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奇胜亚洲,奇胜亚洲包括奇胜工业最主要的资产和产品,奇胜工业和施耐德电气各占50%的股份。之后从2003年到2005年,奇胜在中国的业务停入停滞,高层急剧震荡。2005年底,奇胜中国区原总经理周国伟辞去奇胜亚洲的职务,奇胜亚洲的高管几乎全部由施耐德派驻的管理人员接替。到目前为止,在奇胜亚洲的原高管仅剩一人。
  到2006年1月份,施耐德收购奇胜亚洲中奇胜工业的全部股份,奇胜亚洲成为施耐德的全资子公司。至此,施耐德对奇胜的并购全部完成。施耐德仅保留奇胜最具优势的业务——智能控制和开关面板,照明业务被剥离出来弃置。
  反观施耐德对雷士照明控制策略,同样先是进行股权收购,其次获得销售渠道,进行公司控制,收购完成后,替换高管,剥离与其主营业务不相关的业务,……最终就是控股公司,发展施耐德品牌,雪藏原品牌。
  吴长江在中国照明行业创造了许多奇迹,运营数年便赶超行业领导者;遭遇危机时刻却不但成功解决而且使公司管理跃上一个新台阶。他亦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形象,将股权分别主要管理者,亦对经销商伙伴信任、扶持有加……他凝聚了许多伙伴,也带领雷士远远领先于同行。
  虽然它初步建立起规范的运营体系,但远未到了离开公司创始领袖仍可以稳定运营的地步。骤然失去这位公司创始精神领袖的雷士将走向何方?
  沉静的雷士再没有任何消息。然而这种沉默背后暗流涌动。雷士,这个曾经的照明行业奇迹,刚刚在香港上市两年的优秀企业,董事会变局的开始会不会是雷士黯然凋落的开始?雷士会不会成为另外一个奇胜?如果是,那么,类似奇胜的后续“血洗”行动也许很快上演,尽管它可能被披以种种温情和承诺的外衣。很快将陷入风雨飘摇之中。这对经销商不是好消息,对雷士和员工更不是。然而,对“精心谋划”此局的施耐德和风险投资者们就是吗?未必。中国公司和企业家或者欠缺应对资本猎食者的经验,但应付算计者和危机的能力远远超出后者们的想象。让我们拭目以待。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业务领域   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   分类资讯   联系我们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项目申报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