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大专利申请机构|专利查询|专利检索|商标转让|商标查询|商标注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项目申报|知识产权服务|维权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中国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内蒙古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黑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新疆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青海 宁夏 澳门 台湾 香港
吉林 江西 广西 陕西 甘肃
法律解读
采访三沙市洋博士渔民
发布时间:2012-09-26 浏览:
      潜水捞睡鱼网捕灯光鱼 三沙耕海令人陶醉
  中央决定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美丽的西沙、中沙、南沙群岛,面积达260万平方公里。2012年7月23日,记者见到这个被潭门渔民称为“卢老大”的新三沙市渔民卢传安时,皮肤黝黑的他还未听完记者陈述来访的目的,就迫不及待地说:“知道知道,来采访嘛……三沙美啊,一片美丽的蓝色世界。无边的海洋,蔚蓝的天空,纯净的空气,美得令人痴迷、让人陶醉。我一年365天有一大半时间都生活在这种美丽里,幸福着。在海上看飞鱼,听涛声,闻海的味道,过着自由自在的简单生活。”
  卢传安像诗人一样慨叹着。
  其实卢传安不是诗人,只读过初中。采访过他的人多了,记者都追问一个问题:三沙美吗?回答多了,他也就成诗人了。卢传安笑着对记者说。
  今年42岁的卢传安是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的渔民,卢家祖辈相传的“耕海”家业,到他手里,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期,他拥有大小船只9艘,2011年9月,他还斥资2000多万元在西沙搞养殖,希望带领乡亲走上新的致富路。由于长年累月在三沙摸爬滚打,对三沙大小岛礁都了然于心,被三沙渔民称为“海博士”。
  “潜水捞睡鱼、手钓石斑鱼、张网围捕灯光鱼,这些传统的捕鱼方式令人陶醉。”卢传安说。
  琼海潭门渔民与其他各地渔民有不同的生存方式,潭门渔民出海一般都是潜水作业,对于全世界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他地方的渔民是海面上的渔民,而潭门的渔民则自称是“海里的渔民”。
  一条大船,几艘小艇,潭门渔民就靠着这些在三沙闯荡。潭门的渔民在南沙作业,独家绝活是潜水捕捞。
  从小在海边长大的卢传安可以不穿潜水服,最深的时候可以潜到水下20多米,一口气下去能在水里待上四五分钟。说到这本领,卢传安说:“这都是从小在海边练出来的,我们刚刚懂事时,就开始在海里潜水摸鱼了。”
  卢传安说:“在三沙,渔民最喜欢捕捞的就是海参,最贵的是白乳参,干货600多元一斤,比较常见的就是梅花参。”
  南沙是三沙渔民的传统“牧场”,那里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卢传安说,打鱼一般都在晚上,渔民们三人一组,乘坐一艘小艇,找到有鱼的地方后,戴上潜水镜、穿好潜水衣直接下海。潭门渔民擅长抓鱼,左手拿着防水手电筒,右手握着渔网,身后拖着鱼筐。
  “到了晚上,鲍鱼、石头鱼、石斑鱼、龙虾等名贵鱼虾也要睡觉。”卢传安绘声绘色地说,看见睡觉的鱼后,手电筒一照,渔网一捞,往身后鱼筐一倒,就完成了这条鱼的捕捞。成为他们囊中之物的,常常有30多斤的大鱼。一艘渔船12条小艇,仅一晚上一艘船能挣几万元。出海一趟通常要两个月,除了休息、避风、维修,抓鱼时间约有28天。船主一般分四成,四五十名渔民分六成。
  白天,渔民们睡醒没事干的时候,便常常下海赶鱼,鱼儿一受惊都躲进礁盘里。这时候,他们便撒网,将整个礁盘盖住,然后用棍子往礁盘洞里捅,把成群的鱼儿赶进网里。每年的10月份至12月份,西沙群岛马鲛鱼、金枪鱼最多。放一排鱼钩下去,很快就会钓上几条。
  卢传安告诉记者,在他年轻时,潜水没有任何防护设施,带着自制的潜水镜,光着身子就潜到海里捕捞,有时候,看见海产品就忘记了多深,为了能捕捞到,甚至能潜到30米深,但潜到海底上来以后,一定要缓慢,否则强大的气压变化会使肺部出血死亡。
  卢传安说:“前段日子看电视,说是世界潜水吉尼斯纪录是在水下待130秒,如果这样说,三沙的渔民个个都可以破这个纪录了。”显然,这对三沙渔民来说只是小把戏。
  卢传安说,如果说潜水捕鱼最危险,那么,灯光围捕就是最艰辛的耕海方式了。
  灯光围捕,在渔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一千瓦的强光灯照亮海面,远处看来,星光点点,而渔民却在黑夜里忙着自己的活。
  卢传安说,南沙的海水清澈见底,只要沉下20米左右,下面密密麻麻的便全是鱼,包括金枪鱼、石斑鱼、鲨鱼等。百吨位以上的渔船,都有从事灯光围捕的,不受洋流的限制,不用远航,这些船只傍晚出海,早晨回港,机动灵活的作业方式让我们每天都能品尝到最为鲜美的海味。
  “不管晚上抓鱼,还是白天网鱼、钓鱼,都很好玩,很有成就感。”卢传安说,渔民一般一年出海两次,平均能挣五六万元,“钱不多,但是海上生活自由自在,抓鱼也很有趣,所以不少渔民在老家坐不住,总想着跟帮出海。”
  与大海搏击
  用勇气书写生命
  说起三沙耕海遇到的危险以及如何排除时,卢传安顿时来了兴致。他把南海的地图摊在地上,自豪地说:“这片海域,我们渔民是再熟悉不过了,所有的岛我们都上去过,都有我们的脚印,哪里的礁盘适合停船,哪里有暗流,哪里有险滩,甚至哪块礁盘可以睡觉,我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现在渔民出海,十几个小时就到西沙,再从西沙到南沙也就三十多个小时,两三个月就能回来。我们当时使用的帆船全靠风力,一年才能往返一次。一般每年12月或1月启航,至第一次西南风起时返回。风向好的时候,从潭门到西沙也得两三天,从西沙到南沙,那时间就更久了。”坐在一旁的老渔民补充道。
  卢传安说,出海作业,生死难卜,在西沙、中沙、南沙各岛,凡有人住的地方一般都有渔民修建的庙。有些渔民,在海上遇难,尸骨便葬在岛上。几百年来,在西沙、中沙、南沙留下无数执著、勇敢的渔民。祖祖辈辈的南海渔民在与大海的搏击中,用勇气和生命写成了维护祖国主权的一本大书。
  卢传安说,渔民们之所以能够在美丽的西沙生活下来,公安边防派出所付出了很多努力。西沙有很多岛屿缺乏淡水,渔民生活困难。2000年,派出所官兵想群众之所想,克服重重困难启动了打井工程。他们顶烈日、战狂风、斗恶浪,一次次往返于各小岛之间,钻礁穿石寻水源,一回回往返于海南与西沙之间,扛沙运土固井基。在地表温度有时高达50摄氏度左右的气候条件下,挥舞着镢头、铁铲,一干就是两年,无怨无悔,痴心不改,先后在七连屿等诸小岛上为渔民成功开掘五口淡水井,股股甘泉滋润着每一个驻岛渔民群众的心田。特别是近年来,永兴边防派出所官兵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先后为各岛礁渔民送去各类补给物资1.2万余斤,在永乐群岛的甘泉岛、鸭公岛、银屿和宣德群岛的赵述岛、北岛等小岛上共栽种椰子树苗1500多棵,进一步改善了海岛渔民生活的环境。
  茫茫南海掘金
  另辟蹊径深海养殖
  永乐群岛是西沙群岛西部的岛群,呈典型的环礁,边缘有珊瑚岛、甘泉岛、金银岛、晋卿岛、琛航岛、广金岛等12个岛屿及羚羊礁和筐仔沙洲。这些岛成圆形分布,包绕着“石塘”,说明永乐群岛发育在一座典型的“环礁”上,群岛围成一个大的泻湖。
  作为一个天然的大泻湖,风平浪小;大海一尘不染,分外清澈;海水盐度高,气温适宜,非常适合鱼类生长,是整个西沙群岛乃至整个南海最为优质的海水养殖区域。
  这样的好地方,卢传安很早就盯上了。2011年3月,卢传安注册成立琼海时达渔业有限公司。当年9月,他投入2500万元,正式启动深海网箱养殖项目。卢传安的网箱是自己和他人一起研发的,质量非常好,12级的台风都不怕。
  目前,卢传安在晋卿岛附近海域养殖了20多万尾名贵鱼,共85个网箱,预计今年底网箱将增加至100个。对于深海养殖名贵鱼的未来,卢传安充满信心,他说:“我要养殖100万尾,让海南名贵鱼远销各地并打响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好。增加渔民的收入,和三沙渔民共同走出一条新路子。”
  卢传安说,深海养鱼,其实也是一种享受,令人乐在其中。
  每天上午11点左右,卢传安的养殖工人都要去喂鱼。载着鱼饲料的小艇在嗒嗒嗒的轰鸣声中,向网箱开去。远远的,听见马达声的鱼儿们就活跃起来,从水底浮到水面,在网箱里你挤我我挤你。送吃的到了,每天这个时候,是它们的快乐时光。渔工们从小艇跳到网箱浮桶上,拎着饲料桶,从这边走到那边,动作娴熟灵巧。他们的脚下并不是陆地,而是不知有多深的大海。
  鱼儿们美美地吃了一顿,一排排网箱渐渐恢复宁静……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业务领域   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   分类资讯   联系我们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项目申报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