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内蒙古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黑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新疆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青海 宁夏 澳门 台湾 香港
吉林 江西 广西 陕西 甘肃
|
儒家经典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2-09-26 浏览: 儒家为诸子之祖,是周秦诸子中最早兴起的思想流派。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子学变为经学,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家经典所包括的典籍尽管有过某些变化,但《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及《公羊传》《毂梁传》《左传》等,从汉代以来一直是人们研习儒家思想的主要经典。这些儒家经典的作者虽然多不可考,而具体内容又各不相同,但都以上古或者西周、春秋时期的社会作为关注点,从不同侧面反映天下的盛衰与社会的变化,寓含以史为鉴、治国兴邦的深刻理念。我认为,儒家经典以历史盛衰总结为主要内容,强调人们必须以史为鉴,满怀深沉的忧患意识,蕴涵对于宇宙自然与人类社会的深刻见解,不仅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 我认为,儒家经典总结上古时代的历史盛衰,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涉及国家制度、政治思想、学术文化、社会心理、伦理道德、民情风俗等众多领域。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史学联系在一起,既使华夏民族重视历史,以史为鉴,明道教化,治国兴邦,以历史知识提高人的素质,从历史总结中预测未来;又使中国古代的史学与政治紧密结合,形成以史经世的传统。儒家经典总结历史,关注纲常伦理,使中国古代史家将伦理道德作为考察历史、评价人物的标准,把对纲纪伦常的重视与对历史盛衰的认识联系在一起。史学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历史意识渗透到中国文化各个领域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