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大专利申请机构|专利查询|专利检索|商标转让|商标查询|商标注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项目申报|知识产权服务|维权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中国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内蒙古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黑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新疆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青海 宁夏 澳门 台湾 香港
吉林 江西 广西 陕西 甘肃
法律解读
知识生产的行为起点
发布时间:2012-10-18 浏览:

       无论从理念,还是从实践上,人类对自身行为及其结果都格外关注。人的行为有两种:一是“所为”,二是“所想”。由此,人类生产两种人造品:一是有形的物质产品,二是无形的知识。   

       人类中的智者一直孜孜不倦地研究人的思维活动。“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告诉人们:要经常学习知识,要善于向他人学习知识,即使他人不理解自己创造的知识,也要有容忍之心。作为正常人,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创新。    在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经济活动一直以物质为基础,人类更感兴趣的似乎是物质财富的创造,把力量倾注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人类对“所为”的重视超过“所想”,对物质产品的追求胜过对知识的渴望。尽管生产物质产品需要使用知识,但对知识作用的忽视却是常见的现象。从资源的稀缺性出发,人类更关注物质资源的利用效率。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财富的指数般的增长,成为物质拜物教的一场盛宴。传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生产。把知识视为物质生产的附属物。如果人不关注自己的思维,自然轻视知识的作用。1889年,当时的美国专利委员会主任宣称,所有的发明都已经发明出来了,言外之意是不会再有新的技术发明了,专利委员不会再有什么作用。当新技术出现时,往往有人否认其作用,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也不例外。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总裁沃森预言,计算机没有商用的可能性,全世界需要的计算机最多不过5台。   

      知识是实用的,而不是摆设。人使用知识的频率比使用物质产品更高。
     人在思维时可以不必使用物质产品,而使用物质产品时却不能不思维。就人的行为来说,没有纯粹的体力劳动,在体力劳动中使用知识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沿着河边拉纤的劳动者并不是只凭个人的体力拉船,他们要喊号子,以协调动作,号子是人通过大脑思维创作的一种歌曲,是脑力劳动的成果。人类发展史是一部知识进步的历史,知识创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人类对知识及其作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知识已经从神学庙宇和学术殿堂走出来,越来越贴近百姓生活。但是,以往的研究总是把知识的作用与资本的功能混淆在一起,总是认为知识只为物质生产服务。财富生产不仅是资本的力量,更是思维的力量。我们应当抛弃传统经济学的偏见,研究知识对人类发展,特别是世界进化的作用,关注知识是如何生产的。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业务领域   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   分类资讯   联系我们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项目申报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