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大专利申请机构|专利查询|专利检索|商标转让|商标查询|商标注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项目申报|知识产权服务|维权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中国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内蒙古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黑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新疆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青海 宁夏 澳门 台湾 香港
吉林 江西 广西 陕西 甘肃
法律解读
企业危机学习能力及拓展模型
发布时间:2012-11-05 浏览:

 “每一次危机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又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危机管理的成败评价不仅仅关注企业危机处理的效果,更应该关注经受危机后能从危机中学习到什么,获得怎样的新机会。危机学习就是对危机管理过程、资源、人员、技术等各要素进行全面反思、评价、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创新、变革,以寻求企业新发展的阶段
  一、危机后的组织学习
  信息加工角度认为是组织知识的产生扩散和利用过程,社会互动角度认为是组织中人与人之间正式或非正式的集体探索和实践过程,是一种文化现象,系统和行为角度认为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危机后的组织学习是面向企业持续计划的自我完善,需将学习目标与企业持续发展结合,建立新环境下的企业发展战略。
  (一)学习类型
  有单环学习、双环学习和再学习三种类型[8]。危机后的学习多为双向和再学习,需经过多次循环学习,才能实现“危中找机”的创新发展和拓展组织能力。单环学习是指组织学习只发生在发现错误和纠正错误时,是将组织运作的结果与组织的策略和行为联系起来,并对策略和行为进行修正,企业危机中具体事件的应急性处理就属单环学习。这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却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企业发展,组织必须进行双环学习。双环学习是指组织不仅可以检测和改正错误,还进一步对现存的规范、程序、政策和目标质疑和调整,双环学习重视对组织目标的本质、价值和基本假设进行重新评价,危机后的组织学习要对企业目标、价值等进行重新评价和定位,是一种双环学习模式。再学习是单环学习和双环学习的反馈循环,在不同的背景和事务中,从针对单项应急的单环学习出发,在情形稳定后再进行变革型的双环学习。
  (二)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分为知识采集、知识扩散、知识吸收和知识保存四阶段。一是知识采集。危机学习中知识采集是这些方式的集中爆发式体现,是从过去失败中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综合的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才能发现不足,弥补过失,开拓发展。二是知识扩散。危机知识的扩散一方面随着危机自身的扩散和危机管理措施的推行而得以扩散,另一方面要企业形成相应的机制和文化,使危机知识能同企业其他知识融合扩散。三是知识吸收。危机知识的吸收主要通过模拟训练进行,在训练中将危机应对知识渗透到训练者的头脑中,形成激发——调用模式。四是知识保存。危机知识的保存在企业内部多采用危机档案方式,建设中要注意与企业其他档案的关系,并要以利用为目的存储。在企业外部,由专门的信息服务公司提供危机案例和解决方案,形成危机知识共性和个性共存的保存模式。
  可以看出学习的过程是拓展企业综合能力的过程,使企业在复杂的环境和激烈竞争中能面对变化、调整策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危机后的学习是在失败基础上的学习,学习的动力充足,但实施却较日常的学习要困难,因为除了常规的运作外,还要面对危机后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心理回避。
  二、基于危机学习的能力拓展模型
  从总体上看,企业能力有基于资源的能力、核心能力、动态能力和基于知识的能力,而在危机管理中所形成的应急能力,是对这几种能力在有压力的危机情境中的拓展。可以说是这几种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是以危机信息资源为基础,以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为目的,学习的过程也是能力提升的过程。培养相应的学习力,通过学习拓展企业能力内涵,提升组织应对危机的能力。危机后的学习是一种对危机管理过程的反思并提升企业能力的过程,危机给企业提供了一个体现其资源、知识、核心、动态等能力的情境与平台。学习的过程也是各种能力拓展与整合,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过程。
  (一)能力分解
  能力分解是将原有的四种能力细化,分类排序的过程,找出企业中现有的体现这几种能力的单元,并进行分类排序。能力单元多是以信息或知识的形式体现,由于企业能力内部之间的关联性,会出现同一单元分属于几种能力的形式。如将资源能力分解为资产能力、组织程序、企业品质和信息与知识单元,或分解为实物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等能力单元;将核心能力分解为卓越资产、认知能力、程序与常规、组织结构、行为与文化等能力单元;分解是为了使能力更渗透在具体的企业各业务环节和组织机构中,也为了更好地认识企业能力,经分解后就形成了细化了的各能力模块单元,为能力拓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和突破口。能力分解的关键是能力单元的权重确定,因为企业不可能拥有全能的能力,而是要根据企业发展现状、面临的外部环境确定能力单元的优先排序,使企业用最少的花费培养最佳的能力。
  (二)能力拓展
  在原有能力分解的各单元基础上,基于危机情境的考虑(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在各能力单元中加上应对危机的单元,从而使原有能力单元内容增加,形成考虑了企业发展阴阳两面的能力单元。如资源能力中的类型、数量和配置的拓展,核心能力中关注点、构建与提升环节的拓展,动态能力中的动力、目标取向和形成机制的拓展,知识能力中的基础、过程和衡量的拓展,能力拓展关键是以危机情境为背景考虑企业需要的能力定位。
  (三)能力整合
  能力整合是将已经拓展了的资源、核心、动态和知识能力等整合为增强企业免疫力与危机处理能力的应急能力。这种整合是侧重于各能力单元的即时激发,在短时间能发挥作用的整合。所以,整合要建立在企业风险评估基础上,使应急能力中的各能力组合比例能应付危机中对各种能力的最大需求。整合的关键是面向危机的应急处理中各能力单元的定位与调用,形成企业自身最有可能遭遇的几种危机类型的应急能力。

      (四)能力提升
  在能力整合中是基于整个模块的整合,能力单元还对应一定的能力模块。能力提升是基于各能力单元的一种完全打破原有框架而全面整合,形成一种既能面向创新与竞争,获取利润的能力,又能应对危机、化险为夷的防御能力。可以说是一系列知识点的集合,形成一种渗透在组织结构、文化、业务与员工头脑中的新的能力体系。
  企业能力的形成、转移、提升的每一过程都是组织学习实施的结果,从原有的企业能力体系——面向竞争与创新的资源、核心、动态和知识四种能力向危机防范与应对能力要素拓展,原有体系解构与新能力体系的形成过程就是组织学习的过程,也是提升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过程。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业务领域   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   分类资讯   联系我们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项目申报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