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大专利申请机构|专利查询|专利检索|商标转让|商标查询|商标注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项目申报|知识产权服务|维权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中国省市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内蒙古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黑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新疆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青海 宁夏 澳门 台湾 香港
吉林 江西 广西 陕西 甘肃
法律解读
谁是莫言获奖的最大受益者
发布时间:2012-11-20 浏览:

       10月11日莫言成为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很多人此前并未读过莫言的作品,公众关注的焦点迅速从谈论作品内容转移到:谁是此次莫言获奖的最大受益者?一个陌生的名字跳入了公众的视野并成为热词:精典博维。
  令人吃惊的是,精典博维签下莫言所有作品版权的时间只比莫言获得诺奖早了5个月。磨铁图书公司总裁沈浩波发微博说:@精典博维陈黎明 你们是2012年运气最好的出版商。馋死我了。
  真的只是因为运气?
  大学创业者
  深入了解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会发现它并不是单靠莫言一飞冲天:旗下拥有麦家、莫言、安妮宝贝、石康、崔曼莉、南派三叔、江南、张悦然、冯唐等国内一线畅销作家。早在2003年,精典博维的前身精典文化工作室推出的《金字塔原理》,在当年的经管畅销书榜单就排名前五。2009年,为了得到麦家《风语》的出版权,精典博维创始人陈黎明曾带着500万元现金去杭州给麦家拜年,“天价版税”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博大创投是精典博维B轮投资方之一,董事长张国林说,陈黎明在业界已有长期工作经历,能获得很多资源,和作家建立很好的关系。机构投资人、精典博维战略资本运营副总孔庆伟称,根据目前的实力,精典博维能排入民营出版公司前五名。
  “70后”的陈黎明200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是出版圈里的年轻人。家中很多亲戚都在出版业工作,耳濡目染之下,大三时,他为一个师兄打工,编著了《清华园的创业启蒙》,这本书售出几十万册,赚了一百多万元。从那时起,陈黎明就感觉,“做书是可以赚钱的,是可以创业的。”
  在出版界,张晓波、黎波等“60后”依然是中流砥柱。陈黎明和其师兄这样进入出版界的“70后”,基本上可以分为人大和北大两个阵营,人大系偏财经管理、教材教辅;北大系偏文学、诗歌。大学期间,陈黎明组编出版了几十本经管、法律类的书籍。
  “当时我想去创业,但是做出版需要一个积累,毕竟没有去过公司。”抱着这样的想法,毕业后,陈黎明到深圳,进入后来被施耐德收购的奇胜电器公司。在奇胜的一年,他从财务到车间,几乎所有部门都体验了一遍,很多管理方面的知识都是那时学习的。
  很快,陈黎明回到北京,一边在北大攻读知识产权法,一边拿出6万元和朋友合作成立了精典文化工作室,并出版了第一本自己投资的图书—《中国B股权威研究分析》。恰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工程”高级研修班开班,其倡导“体验式MBA”,引入中影韩三平、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等很多企业家授课,陈考入第一届研修班。上文提到的《金字塔原理》就是他的结业项目。这段跨学科的学习经历对他日后的经营思维产生了深刻影响。
  2003年从北大毕业后,陈黎明进入人大出版社。此时他一边负责人大出版社和哈佛大学远程教育合作的数字出版,一边经营自己的图书工作室。人大出版社每周五都会安排业内资深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陈对于出版行业的所有疑惑,如印刷技术、定价系统、回款操作等,在培训中都逐一得到了解决。
  2005年,精典工作室的业务量已经很大,工作室的形式很难支撑现金流、策划,甚至版权资源的占有,于是陈黎明注册成立了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陈黎明敢想敢做,2005年公司成立初期推出《如何掌控你的时间和生活》,了解到这是克林顿小时候读过的书,恰逢克林顿访华,他飞到杭州,邀请克林顿为其撰写首页推荐。在当年的搜狐图书年度评选中,这一事件营销也登上中国十大书业营销案例榜首。
  同期,陈认为自己“学成出师”,遂离开人大出版社,加入新世纪出版社。在新世纪出版社任职时,精典博维和新世纪合作开发了大量的畅销书,例如洪昭光的健身养生系列,当时养生热刚刚开始。而在新世纪出版社,2006年,陈黎明第一次接触到了莫言。
  转型虚构类
  人大出版社工作经历给陈黎明的另外一个重要收获是在此期间结识了贝塔斯曼的管理者,贝塔斯曼是全球顶级图书出版商,旗下的兰登书屋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出版公司,全球至少40%的畅销书出自兰登书屋之手。当时贝塔斯曼经常在中国举办书展,陈逐渐成为其核心供应商,为贝塔斯曼制作定制书。
  2008年,精典博维一年才做一两千万码洋的时候,就用知识产权在交通银行做抵押获得文化产业贷款,收购了贝塔斯曼在中国的出版业务和资产。通过收购,成为贝塔斯曼的合伙人,陈黎明接触到贝塔斯曼的内部经营数据,得以一窥这个国际出版大鳄的运作方式。
  贝塔斯曼中国的核心资源是安妮宝贝、韩寒、江南等国内知名作家的版权。在和贝塔斯曼的合作过程中,陈黎明发现,国际上最成功的畅销书都是虚构类文学作品,出版公司最辉煌的时候也是出版虚构类文学作品阶段。而在此之前,精典博维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出版方向。
  这时,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出版理念:“在精神上占据了内心的崇拜,虚构类作家会拥有忠实的粉丝”,“杰克·罗琳下一部书会不会火我们不知道,但她在欧洲(文学领域)会占据至少几十年的时间,非虚构类的书则会有一个很明显而短暂的生命周期。”
  经营角度看,“非虚构类可能在中国也很成功,但是非虚构类成功的偶然性大于虚构类的偶然性。”陈黎明决定要做虚构类文学书,“做大作家,并把核心资源价值最大化。”
  在北大的教育经历,无论是知识产权还是文化产业都强调核心资源的价值最大化,这让陈黎明深信,应该综合开发作家的真正价值,并形成了精典博维在国内出版界较为独特的“名家经纪”模式。陈黎明将作家资源比喻成一座金矿:“如果我发现一座金矿并确定储量丰富,我不仅要买下矿,还要把周围数百亩土地全买下来,以后的餐饮、交通、旅游等整个产业都应该包下来。”
  之所以莫言加盟精典博维,就是看中了这一模式带来的价值,“我们提供全方位服务,作家只需安心写作。他在其他地方从未遇到这种模式”。以莫言为例,精典博维不仅在未来三年内拥有莫言所有作品的版权,而且莫言的书法作品、作品的影视改编等各项版权都委托精典博维代为操作。“名家经纪是知识产权和文化产业协同效应的一个商业模型的扩充。我的两个专业,使我把今天的商业模型想得很充分,再和资本市场去接轨。”

与国内注重单本图书的出版模式不同,国外图书出版公司多以作家为核心,大编辑的离开往往会带走一批作家。
  在国内,盛大文学也在尝试版权综合运营,不过,也有对这一模式持谨慎态度的出版人。湛庐文化总经理陈晓晖说,国外作家经纪人模式非常成熟,出版社只和经纪人接触,但经纪人通常都是个人,尚未有较大的作家专业经纪人公司出现。此外,国外大型出版集团并不依赖一个编辑,而是一组编辑,团队稳定性高,品牌影响力稳定,在国内,这样的条件还不够具备。
  孔庆伟称,精典博维之所以能够获得很多优秀的资源,在于他们有去挖掘作家的意识,眼光更长远,而不单单是包装推广一本书。但也是在签下麦家后,精典博维的名家经纪模式才开始成熟。目前,影视版权已经为精典博维带来几百万元的收入。
  陈国林说,博大创投本身就投资一些影视相关的企业,能够为精典博维带来一些资源。在今年5月签下莫言版权之前,精典博维已经帮莫言做了很多维权等工作。至于外界传闻签下莫言,精典博维是用钱砸出来的,“莫言这样的作家不会单单去看钱。”
  莫言诺奖奖金北京买房的故事发生后,陈光标曾说要赠他一套北京的别墅。“我们两三年前已经陪着莫言、阎连科到处去看别墅了。”陈黎明说。
  商战链条
  然而精典博维并不是和所有作家都签规定期限的所有版权,因为这像赌石,会有失败的风险。陈黎明说,在出版行业有两种模式:点石成金,包装草根小作家成名;锦上添花,包装已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他喜欢做锦上添花。“这样偶然性更小,生命力更长。”
  而要想判断“金矿的藏金量”,陈黎明说,不仅要了解作者的作品,还要了解他的性格、圈子,就像风险投资公司判断创业项目一样。事实上,莫言在文学界的地位已经很稳固,去年还凭借《蛙》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莫言这五六年在全世界的版权都是最受欢迎的,跟奥茨、帕慕克、大江健三郎等诺贝尔文学奖大师可以平等地对话。”
  陈黎明说,现在选择作家已经不靠他个人的直觉,而是公司商业模型判断体系下的一种能力。因为麦家的成功,阎连科、莫言、阿来这些作家和精典博维的关系更加紧密,而且产生联动效应。如,精典博维去年出版的《太后与我》,是阎连科推荐给陈的。麦家则为陈黎明推荐了陈河,他2010年和铁凝一起获得首届郁达夫文学奖,“而且在影视版权开发上有很大的空间。”
  目前,精典博维也兼做书画家的经纪业务,陈黎明说,中国缺乏真正的文化经纪公司,很多书画家希望和精典博维签经纪合约。
  陈黎明的名片上印着四个词组:出版传媒、旅游传媒、名家经纪、文化物流。陈说,这四个经营范围对接起来就是精典博维的商业模型。“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商业模型,很轻松接触到文化制高点,并将其产业化。”据陈黎明判断,未来,名家经纪、出版传媒会各占精典博维收入的30%,旅游传媒和文化物流各占20%,而“业务增长最快的是名家经纪”。
  旅游传媒是指公司旗下运作的一本《北京旅游》杂志,且不必说。出版方面,精典博维此前对媒体称:即将出版的全套20部作品的《莫言文集》,准备印刷上百万册,整体定价大概在700元至800元。按照100万册,每套700元来算,《莫言文集》的码洋总额就有7亿元之多。
  文化物流是指精典博维的物流事业部,专门从事图书物流业务,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承接其他图书公司的业务,陈称目前规模已经达到8亿-10亿元。在陈黎明看来,文化物流将是公司立足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莫言获得诺奖的消息传出后,作品大卖。据精典博维一名员工介绍,作为主要版权方,精典博维和上海文艺出版社在激烈争夺图书电商的页面资源,在此情况下,物流能力决定了码洋。凭借物流系统,精典博维在《我们的荆轲》印出当天给当当网仓库送了5000本书,一夜售罄。“我的书可能(印刷出来)比上海文艺晚,但到货时间是一样的。因为我们公司物流是自己的。”陈黎明说。
  此前,外界对于出版类公司的成长性一直心有疑虑。孔庆伟称,从大环境上讲,“十二五”期间国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未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陈晓晖认为,国内人们的阅读时长跟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图书市场越来越规范,未来的潜力很大,但由于出版是一个创意产业,对于资金的需求不是那么多。
  精典博维之前已经在运作上市。就在接受采访前,陈黎明和摩根士丹利的访客进行了会谈。采访开始时,陈聊起刚才会议上开的一个玩笑:我们以前像乞丐一样一直在讨项目,在他们看来我们只是买了一张门票,事实上,进来以后就会发现这是满汉全席,而且只有我们自己在吃。

  知识产权服务中心   业务领域   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   分类资讯   联系我们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项目申报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