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内蒙古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黑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新疆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青海 宁夏 澳门 台湾 香港
吉林 江西 广西 陕西 甘肃
|
中药名家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2-12-31 浏览: 一、“杜仲"的故事 传说,很多年以前,洞庭湖畔的货物主要靠小木船运输,岸上拉纤的纤夫由于成年累月低头弯腰拉纤,以致积劳成疾,十有八九患了 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告别了父母,离家上山采药。有一天,他在山坡上遇到一位药翁,于是满心欢喜地上前拜见,可老翁头也不回就走了。杜仲心急如焚,屈指一算离家已2l天了,老母亲所备口粮也已吃光,可至今仍未找到药物。于是,他又疾步追上前拜求老翁,诉说了纤夫们的疾苦。老翁为其感动,赶忙从药篓中掏出一块能治腰膝疼痛的树皮递给杜仲,指着对面高山叮嘱杜仲: “山高坡陡,采药时可要小心哪!”杜仲连连道谢,拜别了老翁,又沿着山间险道攀登而去。 半路上,他又遇到一位老樵夫。老樵夫听说杜仲要上山顶采药,连忙劝阻: “孩儿,想必你家还有老有小,此山险峻,鸟都难以飞过,猿猴也为之发愁,此去凶多吉少啊。”杜仲一心要为同伴们解除病痛,于是毫不犹豫地往上爬,他爬到半山腰时,肚子饿得咕咕作响,心慌眼花,突然翻滚下来,万幸身子悬挂在一棵大树上。过了一会儿,他清醒过来,发现身边正是他要找的那种树,于是拼命地采集。最后他精疲力竭,脚下一滑,跌落山涧,被山水冲入洞庭湖。 洞庭湖畔的纤夫们听到这一噩耗,立即寻找,终于找到了杜仲的收集的树皮,纤夫们吃了之后,腰膝疼痛果然好了。为了纪念杜仲,人们将此树皮命名为“杜仲”。 二、名医张熟地 张景岳,名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因其喜用熟地黄,人们又称他“张熟地”。他是明代著名医学家,著有医学名著《景岳全书》。据有关史料记载,张氏壮年好谈兵剑,了解和熟悉很多古代军事理论,是一位能融武略于医理中的大家。在他的《新方八阵》中,用熟地黄者达50方,左归丸、右归丸等名方至今仍被临床广泛应用。 张景岳为何喜用熟地黄?他在《本草正》中指出,熟地黄“熟则性平,禀至阴之德,气味纯静,故熊补五脏之真阴”。 张景岳是中医温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中医阴阳理论和补肾的方法,有独到见解,对后世医家有深远影响。张氏认为“阴为阳之根”, “阳以阴为基”,明确提出“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的著名论点。他说: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他认为,作为生命活动物质基础的阴精,永无有余,其病变多为不足。而熟地黄“味甘微苦,味厚气薄,沉也,阴中有阳……大补血衰,滋培肾水,填骨髓,益真阴”,最为切要。他在运用熟地黄的各方中,或育阴使阳有所恋,或填精使阴有所归, 左右逢源,用之无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