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内蒙古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黑龙江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新疆 广东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青海 宁夏 澳门 台湾 香港
吉林 江西 广西 陕西 甘肃
|
国务院总理考察江浙沪谈改革 发布时间:2013-04-01 浏览: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3月27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来到长三角地区的江苏、上海,开始他就任总理后的首次调研考察。李克强每到一处,都深入了解情况,听取意见。他说,持续发展经济,要突出重点,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固本强基,有序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在扩大开放中增强竞争动力和压力,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李克强高度重视农业发展与改革。他来到常熟市田娘家庭农场,走进田间察看麦苗长势,详细询问家庭农场运营情况。他说,春耕农时不可误,粮足天下安,要抓紧落实好各项支农措施。听到大家反映,通过土地规范流转,小块地变成了大块地,大机械(行情 专区)派上了用场,产量和收入都上去了,李克强高兴地说,通过股份合作、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等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是大方向,长三角一带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人多地少的地方探索经验,会有全局意义。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劳动力效率,更好更多地提供农产品(行情 股吧 买卖点),对新型城镇化会形成有力支撑。 在江阴市新桥镇,李克强考察了小城镇规划和建设,与围拢来的群众交谈,询问他们户籍、就业、住房等情况。得知他们进城变成新市民,生活比过去更好了,李克强欣慰地说,小城镇能够就地就近聚集人口、吸纳就业,是统筹城乡的重要关节点,要在优化布局中打造更多有活力的小城镇。李克强来到海澜集团,这家企业吸纳了当地一半的就业人口。考察中,李克强说,城镇化要有产业作支撑,实现产城结合。进城的农民有就业能创业,生活就会安稳,城镇化就能走得更扎实。 外高桥是全国首个也是最大的保税区。考察时,李克强勉励上海港发挥长江黄金水道龙头的作用,辐射带动沿江港口和中上游腹地发展。他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在综合保税区基础上,研究如何试点先行,建立自贸区试验区,积累经验,推动完善开放型经济的体制机制。 李克强还考察了药明康德公司,并现场召开部分企业座谈会。他说,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大特点,就是改革与开放相伴随,在一定程度上是开放促改革,现在看这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要以进一步扩大开放推动观念和体制创新,形成开放新格局。 李克强强调,我们要立足内需,面向世界,深耕亚太,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运营中心来华落户,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引进来要放宽领域特别是服务业领域,走出去要注重形成研发、品牌、营销相结合的综合优势,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用倒逼机制推动转型升级。 考察中,李克强充分肯定江苏、上海取得的成就,希望发挥优势、砥砺奋进,在改革开放和转型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 韩正陪同在沪考察。杨晶陪同考察。 低调出行、中午自助简餐、饮料是普通矿泉水、满足群众合影要求、用流利英语与外籍员工交流……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考察行程被网友用新媒体直播。 3月28日中午,阳光灿烂。两辆中巴车在常熟至上海的高速公路上疾驰,一路上不时被其他车辆穿插。进入上海市区后,中巴车安静地排队等候红灯翻绿,上高架进隧道,一路向外高桥驶去……下午,微博上显示地处外高桥保税区四号门的一位网友“爆料”:偶遇总理!这条微博顿时引发围观,有网友回复:“难道我刚才就开在总理的车边么? ” 是的,李克强总理正在上海考察调研。 在上海浦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李克强总理登高俯瞰外高桥港区全貌,并走进中控室,通过中央显示屏了解外高桥和洋山港区的实时作业情况。总理特别关注今年一季度货物吞吐量变化和企业经营效益,关心企业发展是否遇到政策瓶颈。 他对上海港务集团负责人说,上海地处长江口,要把管理经验和投资推出去,在长江这条黄金水道顺流而上直抵西部,带动中西部发展,“企业要在保证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高歌猛进! ” 忙碌的外高桥码头上,集装箱作业都是“技术派”。李克强总理和年轻的码头职工们交谈,询问他们来自哪里、工资多少、收入是否增长了、家里如何安顿的。贴心的询问使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来自上海、山东、安徽、江苏的职工们和总理聊得好不热闹。 离开码头时,总理本已走到中巴车边准备上车,突然听到有职工求合影,总理爽快回答:“好! ”立刻大步流星重新走到大家身边,“来来来,都一起! ”他把中间的位置留给了女职工,相机咔嚓咔嚓,定格艳阳之下共和国第七任总理在码头与职工们在一起。 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是由海归和本土人才共同创业建立的,该公司目前承担研发的20个产品中,有5个为世界首创。李克强总理穿上实验服,进入生物药一体化实验室,详细了解新药研发情况。听说公司职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总理高兴地走到年轻的科研人员中间,与大家一一握手,询问他们的学历和专业。问到工资收入时,他特别追问:“这数目是税前还是税后啊? ”遇到一位外籍工程师,总理用流利的英语与他交流,小伙子一激动,递上自己的名片,现场笑成一片。 离开前,正巧遇到公司下班,年轻的员工们看到总理来了,现场顿时沸腾,大家纷纷涌过来与总理握手,许多年轻人举起手机发送微博微信。总理对大家说:“质量应该是企业的座右铭,祝你们的药越来越明,大家的身体越来越康,体现我们的道德水平。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与企业家座谈时,关于企业当前的运行情况,总理问得很细,答案稍有模糊,一直追问到底。国企民企掌门人提出的中肯意见建议,总理一一记录,并不时关照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要牵头研究,完善政策,主动支持。 3月29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上海主持召开三省一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会场气氛十分宽松,总理与大家一起讨论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负责同志敞开发言,大家时而插话互相补充。 听完大家的发言,总理说,要以开放带动改革,他从五个角度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内涵,每一条都令人振奋,会场内只听见笔在纸上的沙沙声和电脑键盘上的敲击声…… 从3月28日中午抵达外高桥保税区,到次日下午离沪,李克强总理在上海考察的行程,基本被网友和记者用新媒体进行直播:低调出行、中午自助简餐、饮料是普通矿泉水、满足群众合影要求、用英语与外籍员工交流……网友们纷纷留言:“看到了大国总理的平民情怀”,“总理,加油! ” 在调研考察中,李克强从城镇化谈到农业现代化,从信息化谈到新型工业化,从经济转型谈到改革开放,这些都无疑在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蓄力。李克强强调,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首先要立足于扩大内需,在扩大开放中培育和拓展好国内市场,从而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考虑资源环境可支撑,这是在风云变幻中确保发展能够不断持续的重要基础。 如何扩大内需?李克强总理自答:中国经济发展的着眼点还是要立足于就业和收入。“当前,我们要看到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服务贸易上。服务业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服务业发展起来恐怕要靠开放来倒逼。我觉得我们在探索中走出一条新路来是完全有可能的。” 李克强总理的这番表态或许透露出这样一个重要信号:中国可能要通过放开服务业管制的制度性改革来“稳增长”,这样不仅能促进民间投资和消费,而且由于服务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此措施更能通过“促就业”来保持社会稳定。 这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经济转型,即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从而纠正以往“重工业、轻服务业”的发展思路。事实上,从经济结构上看,第三产业增长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2012年四季度第二产业由7.7%显著回升至8.1%,第三产业增速由8.3%上升至8.5%,第一产业由4.1%上升至5%。所以,中国经济转型期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我国迈入服务经济时代,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扩大。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更加重视工业产业发展的政策,简单来讲就是更重视能直接拉动GDP增长的项目。在同等条件的投资项目下,地方政府会对工业企业优先供地,并提供更为优惠的水电价格。然而对于以人力资源为主的服务业,不仅对外有着一些准入门槛,对内也有地方政府发展意愿不足、税费不合理等问题。从城市产业效能来讲,工业产业链长,能够对其上下游配套产业起到快速拉动作用,构成一种聚合型经济;另外,工业与服务业相比更有利于推动GDP增长,许多城市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要更高。而服务业相对分散且产业链较短,更重要的是服务业经济产值难以计入GDP,因此,服务业对GDP增长的支持效果不够明显。通过数据分析,政府财收膨胀最快的时期也是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期。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温和复苏期,这无疑给了政府放开服务业管制、促进服务业发展一个最佳时机。难怪李克强总理强调,工业当然很重要,但服务业也不可忽视。要围绕经济升级的需求,像“抓工业上项目”那样对发展服务业下功夫、出实招,释放扩大就业潜力。 不可否认,目前,无论是民间投资和消费的疲软,还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都与服务业的管制密切相关。不独民间金融需要放开,公共服务业、垄断行业投资的门槛都需要大大降低。我们通常所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就是意指进一步放开政府的管制、实行市场化,必然触及到诸多既得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进一步改革所面临的阻力可想而知。但即使面临这么大的阻力,中央也应该大力推进服务业管制的放开来启动民间投资和消费,唯有如此,中国经济才能找到长期的增长动力。否则,我们可能将付出比此轮经济调整更大的代价。 |